战争能为奥运停下,我为什么不能在批驳时克制?再问再答
先行致歉:在拙笔为什么三比六?有人背叛?总统豁免权之川普诉美国案素描中,在下写错了一位副大法官的性别,把“女士”错写成了“先生”。正确的表述应当是:已在位两年的肯塔基·布朗·杰克逊女士,2022年51岁时获拜登总统提名最高法院副大法官并获参议院批准。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仅是百姓随性辩论,不是官方正式公告。如果真的想了解官方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答复,不要以百姓随性辩论为准,要以官方正式公告为准。
尊敬的读者朋友提了好问题。在下的答复仅代表个人观点。就在下的几篇拙笔,尊敬的读者朋友通过平台发来许多提问。把读者朋友的姓名隐去,把读者朋友的提问和在下的答复整编,此前已做了四十五份简报。今天的第四十六份简报,继续报告第一百三十六位读者朋友、第一百三十七位读者朋友、第一百三十八位读者朋友与在下的沟通。因为每一份简报里都列出了过往简报的列表,所以如要回顾过往,请进入上一份:45.《溺爱≠真爱:为什么批驳巴黎奥运开幕式时需要克制?问答》。
提示136来自第一百三十六位读者朋友,关于《奥巴马和哈里斯如何用援引第25修正案逼迫了拜登退选?》。
提示136:
凡心里有一点良知和认知的人都不会支持哈里斯,更何况美国民主党人所推出的政策与天父上帝的教导背道而驰。愿天父上帝赐福正直爱国的川普和万斯!拯救美国!也赐福正直爱国的同胞!
答复:
赞!
提示137来自第一百三十七位读者朋友,关于《溺爱≠真爱:为什么批驳巴黎奥运开幕式时需要克制?问答》(以下文字的一些地方,将用“某某”、“某某某”替代原文,以避免再次提及或会引发读者反感的一些词语。)
提示137:
个人感觉巴黎开幕式招来了更多人对“女‘某某某’者、男‘某某某’者、双‘某某’者、跨‘某某’者”的反感。主已经得胜了。
答复:
赞!
问题138来自第一百三十八位读者朋友,关于《溺爱≠真爱:为什么批驳巴黎奥运开幕式时需要克制?问答》
问题138A:
我阅读了这篇《问与答》,但觉得它似乎有点避重就轻没抓住重点。现代奥运精神的实质、奥运比赛的过程和奥运会开幕式的宣传主题,这是三个不同的层面和内容。现在绝大多数人,甚至包括一些保守的基督徒,都接受了前两者。当前引发巨大争议的是,巴黎奥委会委托举办的开幕式所表达的形式和背后的意识形态,大家批评的也是这一点。国际奥委会是一个国际性的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公共组织,奥运会开幕式也是有着特殊影响力的意识形态展现舞台。如果轻描淡写地认为“没有强制观看”、“私人资金介入”等等,我个人认为忽视了本身意识形态的传播。至于这篇《问与答》的标题提到的批评是否需要克制,难道现在主流意见和媒体还不克制吗?甚至基督教世界都呈现出一种纵容的态度。供参考。
答复:
在这篇《问与答》当中,在下的观点是:
“不是不能去批驳巴黎奥运开幕式乱象,而是在去批驳呈现出来的这些乱象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分析和准备。
也就是说,我们去批驳巴黎奥运开幕式乱象的时候,我们的矛头要鲜明地指向谁,这个关键点必须要搞清楚。我们一定要一针见血地指出些什么,这个关键点必须要搞清楚。只有搞清楚了,才可以开始动笔,开始写文字。”
该篇《问与答》重在提醒三点。
一是,批驳的文字要精准到位,最好精确到“谁”(也即哪几个人),做了些“什么”,以至于呈现出开幕式那些乱象的“结果”。避免文字针对的目标“太大太泛”,把无辜的人给伤及了。
二是,文字应当把无辜受害者撇清,免得引发不明就里的大众读者误解无辜者。
三是,最好就事论事去做第一条,最好不要在奥运这个大众活动上面去深挖广掘左翼泛滥自由,因为毕竟奥运时刻的人心偏向和解。在这个活动上,哪怕最犀利的批评者也要保持一定的克制,克制的不是“信仰原则”,克制的是“方式方法”。
总之,在批驳巴黎奥运开幕式乱象时,不恰当的批驳方式造成的效果,会跟批驳的初心相反。批驳巴黎奥运开幕式乱象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这就特别像批评自家孩子时要选择时间地点,用准方式方法。
问题138B:
刘军宁先生曾写道:“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个人不能赋予自己以自由,国家不能赋予国民以自由,君主不能赋予臣民以自由,大自然也不能赋予人类以自由,科学更不能给人类制造出自由。人的自由权不是统治者所给予的,也不是统治者有权界定的,只有造物主才有资格、有能力、有善意赋予人类的自由。” “保守主义所主张的是有序的自由及神定秩序之下的自由。因为造物主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并赋予人以自由的厚礼,就是要让人去自由地思想,自由地言说,自由地创造,自由地实现自我。” “是基于神的自由,还是基于人的自由,这是保守主义自由观的核心。”
我认为,只有理解了自由/秩序、权利/责任,才能明白:自由并不放纵,是一种有序的、能够承担责任的状态,是一种可以选择善,而不选择恶的能力,也是在神创秩序和道德律之下的自由。
答复:
刘军宁先生讲的这些道理很好。
但是在奥运这个和解的档口,用一些很好的道理去批驳奥运当中的自由泛滥乱象,就好比在温馨的家庭聚会上,用一些很好的道理去当众批评咱家孩子,只会让咱家孩子恨咱,只会倾向于把咱家孩子推向对立面,还显得咱没有和解包容之心,被旁观者误解。总之,方法方式不恰当,效果与初心正相反。
身教重于言教。奥运开幕式上以及奥运期间,参与其中的这么多的右翼“持守信仰者”,包括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观众,不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去正向影响每一个人吗?
问题138C:
我想知道,现在大家,特别是基督教世界批评的是奥运会本身,还是运动员,又或者是赛事,还是开幕式的表达形式以及背后的意识形态。其次,大家的批评和谴责,又是如何地不克制了呢?是在攻击运动员和赛事本身,还是开幕式演出团队和幕后编剧导演团队,以及巴黎奥委会主办单位呢?难道大家的批评目前还不和平克制吗?那么需要如何地克制呢?
答复:
参加巴黎奥运的全体人员,姑且这么假设吧,如果大致上一半左翼自由泛滥,一半右翼持守信仰,那么来自两方的人员,不都是怀抱着和解和平之心去参加奥运的嘛!此时此刻的他们,尤其是来自右翼持守信仰的奥运参加者们,是更加希望观察者时评者在奥运这个档口继续鞭挞左翼自由泛滥乱象,还是更加希望观察者时评者在奥运这个档口跟右翼持守信仰的奥运参加者们一道,怀抱和解和平之心,从而在方式方法上保持克制呢?
问题138D:
包容,是在不放弃基本原则和立场的基础上。仅仅为了讨大家的开心,不破坏“愉悦的气氛”,不直言指出邪辟,进而一起在“坐下吃喝,起来玩耍”,那么这样的身教是要告诉这个世界什么信息?看着人沉沦在灭亡之中,这不是爱,反而是一种灵魂上的谋杀。
答复:
按照您提供的这个思路,凡是右翼运动员就应当集体提前不参加或当场不参加本届奥运吗?如果真的集体不参加了,那么还有右翼的批评家去批评本届奥运的“份儿”吗?
(以下内容中的“您”不代表特定个体,而是泛指。)
把话说得再俗一点。如果对方左翼人士,以及中立观察的大众读者,现在来提问说:“奥运这个流量您也要蹭啊!奥运这个时候您还那么凶啊!还持守信仰哩,难道这就是您一直以来所持守的信仰吗?”
面对这个问题,右翼的批评者们要怎么答复呢?
孟子有:“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自己反省而心有愧疚,感到在道德上有自责之处,即使面对穿着粗布衣服的寻常百姓,我难道不会感到畏惧么?自己反省而无所愧疚,感到在道德上没有自责之处,即使面对千军万马的重重阻挡,我也会勇往直前的。
问题138E:
批评、谴责、指出其中的错谬亵渎,难道不算克制吗?至少目前为止,我看见的主流意见还无人提出要求运动员抵制或者退出比赛。
答复:
(以下内容中的“您”不代表特定个体,而是泛指。)
批驳巴黎奥运开幕式乱象时,在方式方法上,特别像“家里不适合谈道理”。不是道理不对,而是家人会倾向于觉得,“您”重视道理超过了重视家人,重视对错超过了重视人情。效果上,其实“您”还把“好好的道理”给连累了。
让我们“举重以明轻”:连“战争”这个较重的行为都要为奥运停下,难道“批驳”这个较轻的行为不应该为奥运去考虑方式方法吗?
在下个人建议的方式方法是,与其在奥运这个档口去批驳左翼自由泛滥乱象,不如接纳奥运这个机会,去好好分享、撒播耶稣基督和上帝之父的“真爱”理念。